——大連海島旅游之石城島行紀實(大連游記)
得到朋友的邀請,在春節前夕再次去了一次莊河的石城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吃殺豬菜。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都市中的人無論如何努力卻始終攆不上新潮的步伐。在迷惑和凌亂中,那些所謂的的時尚達人也不得不停下腳步,回味一下這種最樸實也是最有歸屬感的生活。
國人向來以食為天以吃為本,所以,對于廣大的“吃貨”而言,在住夠了金碧輝煌的星級酒店,吃遍了林林總總的中西大餐后,還是覺得家鄉的熱炕頭最踏實,過年的殺豬菜最有吸引力。
中午時候,到了莊河港(原先的打拉腰港),竟然發現冬日里的碼頭有著格外的景致。由于天氣寒冷的原因,碼頭的堤壩被厚厚的海冰覆蓋著,并且是一層層的重疊在一起,煞是壯觀。夏日中海水的婉柔早就沒了蹤跡,倒是顯現出另一種的剛毅。港灣中?康臐O船也被海冰牢牢地固定在海中,也顛覆了想像中那種漁舟扁扁碧波蕩漾的感覺。
登船不久,客輪便離開了碼頭。當駛出港口時,視線豁然開朗,驀然發現浩瀚的海面上已經盡被浮冰覆蓋著。海上的浮冰盡管沒有江河結冰后的平整光滑,但能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中賞析到千里冰封的景色也是不多見的。客輪破冰而行,仿佛是行駛在陸地上的客車。站在船頭望去,海中沒有浪花更沒有漣漪,一塊塊、一層層的冰排因為潮汐的涌動而層疊在一起,船只由于受到冰排的阻力速度明顯減慢,聽不到那種熟悉的船頭劈波斬浪的聲音,而變成了撞擊冰塊的“咔嚓”聲。更為神奇的是,遠處因為退潮而剛剛露出海面的礁石,一改夏日中峻黑嶙峋的樣子,被白冰完全覆蓋住,在陽光下猶如一塊羊脂玉閃爍著溫澤的光芒。及至船尾,又是另一番景象:客輪像一把利刃,活生生地把冰面拉開了一道口子,繼而破碎,變成一塊塊大小不一散浮在海面上。船尾處翻滾的不是浪花,而是碎冰混合著海水,十公分厚的冰塊翻滾著相互擠壓著,完全看不到往日那種駛過后在水面上留下的美麗的扇形尾波。

港灣中的漁船都被浮冰包圍著

感覺中,客輪不是行駛在海中,而是在冰上

行駛中的客輪,在巨大的冰面上豁開了一到口子
石城島距離陸地很近,盡管有浮冰的影響,但是很快就到了。不大的碼頭上停滿了接待客人的車輛,雖然沒有夏日中游客熙熙融融的擁擠勁,但也不乏熱鬧。石城島是我國黃海中最大的島嶼,由于島上氣溫相比市內較低,很多地方依舊被厚雪覆蓋著。車輛行駛在寬闊寧靜的道路上,十分鐘左右就到了朋友的岳父家。
典型的農家大院!海島上的農家不同于陸地,不僅有農家的天然特點更有漁家的典型特色,寬敞的大院子中不僅有玉米倉,還擺放了不少的漁具。一頭剛剛被宰殺的大肥豬橫躺在院子當中!
海島上養的豬,是吹著海風聞著海味吃著地產雜糧長大的,那是絕對的“綠色豬肉”,F在城市中不少的飯店包括酒店為了迎合饕客們的需要,都重新立起了“殺豬菜”這道招牌,但是要吃到正宗的農家豬肉卻的確不多,一些農家也僅僅留下一兩頭豬用雜糧喂養,留著自己家人吃,所以現在有朋友邀請去農村吃殺豬菜,不僅是享受到了貴賓級的待遇,也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只是殺豬的過程沒看到,也正好免去了那種血腥和殘忍對食欲的影響。朋友的舅哥親自操刀,這頭近400斤重的肥豬不到20分鐘就被開膛破肚大卸八塊,在此期間,我利用手機即刻發了一條微信:“二師兄終于被剮了,等著吃它的不是妖怪而是我。”少頃就引來朋友們的回復,眾說紛紜間流露出“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嫉恨”!
朋友的家人熱情實在,我也沒拿自己當外人,大家相互招呼后就直接脫鞋上炕了。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并沒有城市里的暖氣,熱乎乎的大炕是冬季唯一的取暖設施。整個屋子里,除了窗戶被換成了時尚的塑鋼窗,其他的裝飾擺置仍舊保留了過去的傳統,兩邊的墻上貼著“年年有余”和“財神到”的年畫,地上放著已顯陳舊的實木柜子,近一平米的大玻璃相框中,鑲著大大小小的彩色和黑白的照片。在大炕的下面,竟然還保留著地窖——這火炕下的地窖真是有幾十年沒看到了。倚在炕頭上的被垛子旁,身下熱乎乎的溫度不斷上傳,透過窗子的陽光也灑在了身上……太愜意了!我這才發現,坐在火炕上竟然找到了泡
溫泉的感覺,不知不覺中打起了瞌睡。想想坐在火炕上盤著腿、抽著煙、喝著水、嘮著嗑,那是何等的和諧何等的享受。
迷迷糊糊間,從過堂中飄來了香味,那真是一種沁人心脾、勾人魂魄的香味。我這等實在人,直接下炕就奔廚房而去,若不是顧忌在朋友的岳父家,估計就直接撒丫子去了。我忽然間想起南方有道名菜叫“佛跳墻”,何不把我們的殺豬菜叫“佛跳炕”……哈哈,太有創意啦!那種久違的濃香,已經在我的記憶長河中遺失了很久很久。這種柴火加大鐵鍋燉出的肉香,好像只有在農家里用特制的長條扁鏟上下翻飛后,才能把其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就像必須用赤水河的源頭水才可以釀造出正宗的茅臺酒一樣。
要說,這農家的豬肉和市場上賣的的確不同,肉質緊湊,肥瘦相間,再看這肉塊的大小就能看出農家人的實在。一大鍋的肉在鐵鍋中“咕嘟咕嘟”地燉著,光聽著聲兒,就暗暗地流下口水。鍋蓋甫一掀起,那泛著油花的氣泡就變成了香味飄溢四散。盡管是農村,但是主人家也懂得待客禮節,以嘗嘗肉是否熟了為由讓我先品嘗了一塊。我也絲毫沒客氣,順著這臺階就下了坡,這一下坡不要緊,可就收不住閘了,一下午滿腦子就惦記著鍋里的肉了。好不容易盼到了傍晚,首先是把那種短腿的專門在炕上用的一張大圓桌擺到了炕上,于是乎大盤大碗的各種肉菜就陸續端上了桌,整個屋子都是熱騰騰香噴噴的感覺。一番推辭,朋友的岳父把我安排在了炕上最好的位置,本來平日中素不飲酒的我,也即興倒了少許的白酒。都是自家人也沒有太多的客氣話,抿了一口酒就伸箸開吃,什么酸菜燉肉、蘿卜干子、鐵鍋燉肉骨頭、蔥爆肉、韭黃炒肉、辣椒炒肉、蒸豬皮……真個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頤!不用裝不用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這一桌子的菜,原料都取自于島上,先不說味道如何,就這綠色有機的原材料也是城市中找不到的。這菜是緊著吃也緊著上,盤子剛剛吃了一半,又被盛滿了,吃得我是肚鼓腰圓滿嘴油光,酒也喝得盡興至極。
人生有很多難忘,有些難忘未必是那種奢侈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這次的石城之行是我眾多的海島旅行中第一次沒有帶著工作任務而來,盡管沒有豐盛的海鮮大餐豪華的星級酒店,但是那種真實感和回歸感是我從來沒體驗到的。在這里,再次感謝一下我的朋友,以及朋友的家人!
大連旅游,
石城島旅游
冬日石城島 濃香殺豬菜